大家好,我是张旭亮,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。
毕业做职业选择时,我第一个排除的职业是销售。因为我觉得销售对人的要求太高了,要能说会道,要八面玲珑,还要有极强的抗压能力,哪一点我都不具备
分析了很多职业后,我选择了做导图类工作,因为相对稳定、轻松,而且还蛮体面的。
为了保住这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,我很努力,我以为自己会一辈子都在大企业里从事稳定的导图工作。
2008年,我的一个同事在家猝死。让当年准备建立小家庭的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,强烈的不安全感像夏天里的暴雨一般迎面袭来。
我赶紧去找人为我买了保险,觉得人生从此后顾无忧了。
2009年,我跳槽去了另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做设计导图主管。在这家公司,我又一次意识到风险无处不在,上半年有个员工意外爆炸引起眼睛二级伤残,下半年三个同事脑溢血。
因爆炸而伤残的员工近百万的费用清单(科普一下单位社保工伤1-3级最高赔偿748200,但是一般工伤达不到1-3级,最多5-6级只能赔付24倍社平工资),和他血肉模糊的脸一样让我永生难忘。
买的保险
居然不赔
我翻出来自己当年买的压箱底的保险合同,才发现类似于我同事残疾那种情况,一分钱都赔付不了。
可想而知,我当时的震惊就像看到天外星人一样。
每年1500元的保费只买了10万的普通意外保额,且不能赔付伤残和意外医疗,只赔付身故和全残,简单来说保死不保生。
后来我才知道我的1500元可以买到条款顶级、保障非常全面的上百万额度的意外险。
原来保险和保险之间也千差万别,看似差不多的两个产品可能在理赔时差几十万甚至上百万。
强烈的不安让我又开始了二次买保险之路。
二次买保险我很谨慎,这次我想找一个专业的人,帮我分析一下:
我的家庭情况需要什么保险?需要多少?以及它们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?解决多大的问题。
我的想法是哪怕当时的我买不起那么多保险也没关系,但我需要清晰地知道自己家的风险漏洞有多大,以便后续针对性补充。
后来,我找了很多保险业务员,都是抛一个他们所在公司的主打产品过来,没有人帮我分析我的家庭情况。
于是,我二次配置保险的事就一直搁置着....
日益增长的年龄和职场对我的不友好,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更加焦虑不安
但晚上我躺在床上,我就会问自己:离开这家公司,抛开我的头衔,我还有什么?我还能做什么?我会不会过得比现在更好?
这些问题我不敢回答,离开当时公司的光环,我好像什么都不是;除了原有的工作,我好像什么都不会。
我开始认真思考,新的职业赛道应该是什么样的?
想了很久,我得出来的结论是:我要做一份能为他人解决难题的工作。需要解决这个难题的群体越大,我的工作就越有价值。就是保险经纪人。
查看更多
隐藏更多